行业资讯
Company News
百年五四: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说开去
在中国近代史,尤其是近代思想史上,鲁迅及其所代表的推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士,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是一段绕不开的历史。在这场斗争中,鲁迅与传统文化多数情况下对立,但也未曾完全放弃对传统文化再生的求索,展现了批判与吸收的复杂态度。而这段历史,对今天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。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,作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,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十分尖锐的批评乃至批判的态度,这在“国学热”席卷全国的今天,无疑受到很大的争议。而另一方——同时也被鲁迅嘲为‘国粹家’们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,也同样因为“国学热”而受到重视,甚至被某些人抬到了超越鲁迅的位子上。
与此同时,也有一些人,盲目崇拜鲁迅,对传统文化及其支持者肆无忌惮地大加挞伐。毫无疑问,这些人的做法都显得过激。要真正了解一个多世纪前那场旷日持久的论战,就不能不对鲁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。
鲁迅对传统的批判及其局限
今天我们提到“国粹”,往往指的是京剧、书法一类能代表中国,具有象征和推广意义的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。而在鲁迅那里,可不是这样。
他认为,所谓“国粹”,“照字面来看,必是一国独有,而他国所无的事物了”。显然“特别”和“好”是两码事,所以他自己也说:“譬如一个人,脸上长了个瘤,额上肿出一颗疮,的确是与众不同,显出他特别的样子,可以算他的‘粹’。然而据我看来,还不如将这‘粹’割云了,同别人一样的好。”
不难看出,鲁迅对于“国粹”的态度并不是多好。鲁迅似乎总在有意地回避国粹中好的那一面,而毫不留情地把我们的文化中那阴暗的一面拽出来示众。很多时候,传统文化在鲁迅看来是该被全盘否定的。
当然,从今天的我们来看,鲁迅的观点未免太过偏激。中国的传统文化虽说有不足和糟粕,但其中的优秀成果对民族、社会、国家还是有积极作用的。
事实上,鲁迅自己的传统文化功底便不可谓不浓厚,他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也不可能一无所知,那么,鲁迅为何还要如此“偏激”地批判乃至否定传统文化呢?
鲁迅反传统言论的原因和背景
关于鲁迅为什么要如此激烈地批判传统文化,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。我认为,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第一,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个普遍现象(也是一大局限性)是,很多学者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。就像化疗一样,很多人在有力批判了封建糟粕的同时,也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“无差别攻击”,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。鲁迅处在这个时代,就无法避免地带上这个时代的局限性。
第二,鲁迅在一个封建思想极为浓厚的家庭中长大,四书五经充斥耳畔,没什么读新书的机会,偶然读到《天演论》还被长辈训斥。这些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抵触。更何况他后来还四处求学,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思想,也看到了中国的贫弱。在这种情况下,鲁迅当然会产生中国贫弱是传统文化禁锢所致的想法。
第三,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,鲁迅对传统文化进行如此尖锐地批判,恰恰是他打击保守派,唤醒国人,完成思想启蒙的一种手段。比如他对“学衡派”的犀利讽刺,话虽重了些,但不如此是打不下他们反对新文化的嚣张气焰的。试想,如果“学衡派”获胜,我们今天岂不还在“之乎者也”,摇头晃脑吗?
在我看来,鲁迅始终秉持“不破不立”的思想。要知道,那些“国粹家”、保守派并非等闲之辈,很多封建糟粕在民间也都是根深蒂固。面对这样的厚障壁,除了狂轰滥炸,别无他法。更何况呐喊的声音大些,也能多唤醒几个铁屋子里沉睡的人,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也就更大。
排斥中的吸收
前文说过,鲁迅自幼便接受经史教育,传统文化的功底十分深厚,《中国小说史略》、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等作品就是很好的证明(值得一提的是,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的语言是近似于文言的)。所以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排斥乃至厌恶,和他传统文化学识的丰富并不矛盾。
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,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恰恰是他批判传统文化的有利条件。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中的缺陷与糟粕有足够的了解,鲁迅才能透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不足,进而精确瞄准,对封建糟粕进行鞭辟入里的批判,所谓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。
更重要的是,鲁迅虽然对传统文化大加批判,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希望与探索,正如他再怎么批判国人的劣根性,也还是会称中国人民是“中国的脊梁”一样。
从这个方面来说,鲁迅的思想中有很深的矛盾。一方面,他对西方思想大加欢迎和赞赏;另一方面,又不曾彻底抛弃传统文化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,而鲁迅思想中的矛盾或许也是他作品内容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,也给后人对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方向。
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外来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中国,与此同时“国学热”的兴起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得到空前的重视。而对这一局面,正如鲁迅《拿来主义》一文所说,我们既不能做盲目排外、故步自封的孱头,也不能做畏缩不前、犹豫彷徨的懦夫,更不能做将西方精华与糟粕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的废物,而是要开动脑筋,自己来占有、挑选。
的确如此,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充分了解、包容西方文化,在相互交融中发展,才能使自身永葆辉煌、永焕生机。这个道理,就是那段历史给我们最大的馈赠。

其他新闻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0472-7898777
公司名称www.aabbgg77.net
 公司地址山西 包头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02-2017 www.aabbgg77.net 版权所有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02-2017 www.aabbgg77.net 版权所有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0472-7898777  公司地址山西 包头